
6月1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中学“四点半课堂”国学小组首次举办文化雅集的日子。下午2点,心馨茶艺作为国学小组的项目负责机构,全体教学队伍集体出动,为北师大附中的师生带来了一场融合茶艺、香道、咏唱和舞台剧的盛会。。
4点50分,北师大附中二楼的观摩教室, 雅集如期举行。寻常一样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因为有了琴、香、诗、茶、花的融入,每一个孩子都变得安静、文雅,却又自在、轻松。


现场八十多名学生、十几位本校老师、四位国学小组主讲老师,共同书写了这一幕幕宁静又和谐的画面,铸就了真实又欢喜的自己。

雅集开始,心馨茶艺创办人刘星星女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国学项目的社团名称以及授课的几位老师,分别是:
【国风礼仪】——王雅波老师
【诗韵赏读】——蒋波老师
【古乐赏析】——施科松老师
【定慧茶艺】——辰星老师

随着阵阵佛乐响起,雅波老师一身轻灵,素手焚香,为大家演示了静心焚香的整个过程,让人如沐身心。

如果说雅波老师的香道让人心旷神宁,那么,施科松老师的一曲《高山流水》却让人心潮澎湃,如望高山巍峨、见流水潺潺。琴中流水从一点一滴的渺小,到江河的奔腾,直至海纳百川的宽广宁静。

现场师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古乐小组的同学们异口同声:高山流水!其中一位同学还分享了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余伯牙与钟子期“琴里遇知音”的千古佳话。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象的载体。雅集进行中,茶艺小组的辰星老师带领同学们,优雅恭敬地为在场所有的老师同学们奉上一杯茶。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韵赏读】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吟唱的诗经《木瓜》充满了稚气和阳光,朗朗吟诵声,声声入耳更入心。

大家意犹未尽,为吟诵谱曲的蒋波老师乘兴而歌,一曲《周南·汉广》将大家引入了远古之境:汉阳江头,谦谦君子,对心中爱慕的女子柔肠百千结的幽思之情,酣醉全场。

【国风礼仪】的同学们更是精彩,将所学礼仪知识自编自导自演,合成一场情景剧作品,给全场师生送来了一份惊喜。

没有彩排,
没有事先预演,
真诚地表达,
自然的流露,
就是今天雅集的真实写照。

国学,似远还近,犹在远古,又在骨子里。只需有人唤醒,它可以如此亲近。香、琴、茶、乐、花,无一不是它的呈现方式。


没有教条,只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体味中华文化的美好,只是呈现一道道丰富瑰丽的文化风景。当他们置身其中,和老师一起成为风景之中的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充满了整个身心,孩子们会心的笑容就是最好的注解。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 "心馨茶艺" 或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
